假鈔鑒別:中國1940年貳拾圓

發佈 於 2025/6/24

這張紙鈔模糊不清的票面細節暴露了其假鈔本質。

中國農民銀行於1933年(民國二十二年)成立於武漢,是20世紀30年代發行中華民國法定貨幣(以下簡稱「法幣」)的四大銀行之一。1937年(民國二十六年)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,國內東部主要城市相繼淪陷,該行總部隨國民政府被迫遷至「戰時首都」重慶。1942年(民國三十一年),因惡性通貨膨脹加劇,國民政府將法幣發行權集中於中央銀行(民國四大銀行之一),中國農民銀行等其它銀行自此停止發行法幣。

中國農民銀行1940年(民國二十九年)貳拾圓真品
點擊圖片以放大

1933年至1942年期間,中國農民銀行發行了多版精美紙鈔,包括1940年(民國二十九年)貳拾圓(目錄號「Pick# 465」)。據PMG數量報告顯示,目前已收錄的同類別紙鈔有750余張,其中大多數皆達到了未流通(Uncirculated)評級等級,售價通常為數百美元。近期,PMG接收到一張據稱目錄號為「Pick# 465」的紙幣,經鑒定後確認為假鈔。

中國農民銀行1940年(民國二十九年)貳拾圓贗品
點擊圖片以放大

真鈔采用凹版印刷工藝,印刷油墨蓄於印版的凹槽中。假鈔則存在明顯的印刷缺陷,舉例來說,假鈔的圖案細節模糊,樹木枝葉及水面波紋的層次缺失尤為顯著。

真品(左圖)與贗品的正面局部特寫圖
點擊圖片以放大

這張假鈔背面的印刷缺陷同樣明顯:位於簽名下方的職務文字呈現模糊暈染,且票面邊框上紋飾細節存在缺失問題。

真品(上圖)與贗品的背面局部特寫圖
點擊圖片以放大

假鈔采用現代四色平版印刷工藝印製,與真鈔所使用的凹版印刷工藝存在差異。凹版印刷印製的真鈔油墨凸出於紙面,在側光照射下可清晰觀察到立體墨層;而相近光照條件下,假鈔油墨與紙面似乎呈現融合狀態,缺乏立體層次感。

真品(上圖)與贗品在側光下的正面局部特寫圖
點擊圖片以放大

當您花費數百美元購入珍品紙鈔時,請務必選用專業的評級服務以檢驗藏品的真實性。請知悉每一張經PMG評級的紙鈔皆由完善的「PMG保證」為其真實性和評級等級保駕護航。

相關鏈接:
查閱往期PMG假鈔鑒別文章


保持了解

您希望我們每月將新消息發送至您的電子郵箱嗎?現在就來訂閱免費的PMG電子月報吧!

謝謝!

您已成功訂閱PMG電子月報。

無法訂閱我們的電子報。 請稍後再試。

新聞匯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