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靈感:貓頭鷹圖案紙幣
發佈 於 2025/8/19
鴞鳥(owls)俗稱貓頭鷹。每年的8月4日是國際貓頭鷹意識日(International Owl Awareness Day),該節日的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貓頭鷹生態價值的認識,並推動相關保護行動。貓頭鷹在古人的宗教和文化信仰中佔有崇高地位,被視為智慧和守護的象徵,因而其形象自古便鑄於硬幣之上。值此8月之際,我們特此呈現10張印有貓頭鷹圖案的紙幣,以慶祝國際貓頭鷹意識日。
10張印有貓頭鷹圖案的紙幣
縱紋腹小鴞(Athenian Owl)
這張1944年發行的希臘銀行100,000德拉克馬的正面,印有古希臘阿提卡雅典娜貓頭鷹銀幣圖案。該加厚銀幣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雅典鼎盛時期流通最為廣泛的銀幣之一。紙幣中間面額「100000」右側為該銀幣背面圖案:一隻象徵智慧的縱紋腹小鴞,又稱密涅瓦貓頭鷹(密涅瓦為雅典娜的羅馬名)。
眼鏡鴞(Spectacled Owl)
一隻眼鏡鴞躍然於這張蘇里南中央銀行2000年25,000基爾德紙幣正面。眼鏡鴞外表辨識度高,因其眼周獨特的環狀羽毛形似眼鏡而得名。該物種主要棲息於新熱帶區的茂密雨林,但也會出現在較乾旱的森林與熱帶稀樹草原中。若您在家周圍遇見它們,請不要驚擾。因為眼鏡鴞喜食鼠類等小型齧齒動物,也會捕食農林害蟲,對維持生態平衡有着重要作用!
穴小鴞(Burrowing Owl)
這張阿魯巴中央銀行1990年50弗羅林紙幣正面可見一隻穴小鴞。與其它貓頭鷹不同,穴小鴞在黎明和黃昏時分更為活躍。其棲息習性不太尋常,可謂「鴞如其名」:它們不棲於樹上,而是利用獾、狐狸等動物挖掘的洞作為巢穴。
雪鴞(Snowy Owl)
雪鴞是加拿大魁北克的省鳥,能夠適應當地北部(嚴寒)的氣候。有趣的是,雪鴞與大多數候鳥的季節性遷徙不同,它們常出沒於近北極地區,主要在食物不足時向南遷徙且很少飛到更遠的南方。與穴小鴞類似,雪鴞也在地面築巢,但它們更傾向於選擇地勢較高、視野開闊的位置,而非洞穴這類遮蔽性強的地方。這張加拿大銀行1988年50加元背面主圖案即為一隻雪鴞。
新西蘭鷹鴞(Morepork Owl)
這張新西蘭儲備銀行(1983年-1992年)50新西蘭元的背面展示了一隻栩栩如生的新西蘭鷹鴞。新西蘭鷹鴞常與小鴞(又稱德國鴞)混淆,但前者體型略大且為新西蘭本土品種,後者則是當地為控制麻雀氾濫而引入的。新西蘭鷹鴞分為三個亞種,但其中一種已不幸滅絕。
塞舌爾角鴞(Seychelles Scops Owl)
塞舌爾角鴞(又名裸腿角鴞)是僅分佈於塞舌爾共和國特定地區的一種稀有角鴞。遺憾的是,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以及老鼠、貓和倉鴞等外來物種的入侵,這種美麗的貓頭鷹已處於瀕危狀態。且看這張塞舌爾中央銀行2005年500塞舌爾盧比,其背面印有一隻塞舌爾角鴞,旨在呼籲人們加強對該物種的保護——目前其種羣數量纔剛開始恢復。
斯里蘭卡角鴞(Serendib Scops Owl)
斯里蘭卡角鴞是斯里蘭卡自1868年以來首個發現的鳥類新種。它於2001年被首次目擊,並於2004年被正式命定為新物種。這種角鴞主要在夜間活動,捕食飛蛾和其它近地面活動的昆蟲。其屬名「Scops」在希臘語中意為「看見」,因其眼睛又圓又大,且頭部轉動靈活甚至能觀察到身後景象,故得此名。
鵰鴞(Eagle Owl)
這張瑞士國家銀行1987年50法郎背面印有鵰鴞圖案。鵰鴞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頭鷹之一,雌性個體高度可達30英寸(約76釐米),翼展更是能超過6英尺(約183釐米)!鵰鴞廣泛分佈於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,是全球分佈最廣的貓頭鷹物種之一,在非洲、英國和中東北部也可見到其蹤跡。
南鵂鶹(Austral Pygmy Owl)
南鵂鶹分佈於智利南部及與之接壤的阿根廷鄰近地區,其羽毛呈灰棕色,屬於小型鴞類。它們於白天捕食昆蟲和小型動物,多棲息於農場和灌木叢中的樹上。這張智利中央銀行2021年5,000智利比索背面所繪圖案即為南鵂鶹。
大草鴞(Australian Masked Owl)
2020年,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推出了新版100澳元,該紙幣正面左上角可見大草鴞圖案。此圖案利用光學變色原理,其顏色會隨觀察角度改變而變化,大大提升了紙幣的防偽性能。此外,紙幣中間的透明視窗中亦印有一隻大草鴞,在紫外光照射下會呈現熒光效果,為紙幣的安全防偽又增添了一道防線。
若您想探索更多值得收藏的紙幣,歡迎瀏覽我們的「收藏靈感」專欄獲取更多收藏靈感,其中包括蜂鳥、鷹和鸚鵡等鳥類圖案紙幣的文章。同時,您還可關注PMG官方Facebook、Instagram和Twitter帳號,獲取其它紙幣相關文章和精選紙幣每日分享。
保持了解
您希望我們每月將新消息發送至您的電子郵箱嗎?現在就來訂閱免費的PMG電子月報吧!